8月5日,陜西西安一高校實驗室起火,消防救援人員立即出警達到化學實驗室進行滅火,15分鐘后,現場明火撲滅,所幸無人員傷亡,現場發現起火物質為衛生紙及棉簽等。
實驗室化學制劑多,有些為易燃易爆物品,一旦操作不當引發火災,很可能誘發爆燃等惡劣事件,造成人員傷亡。
近年來,也曾發生多起高校實驗室爆炸事件:
2022年4月20日,湖南中南大學實驗室發生爆燃事故,導致該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一名博士研究生受傷,身體大面積燒傷。
2021年10月24日,江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一實驗室發生爆燃,當地消防救援站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進行處置,明火及時撲滅,但是現場導致11名人員受傷,其中2人經搶救無效死亡。
為進一步規范高等學校實驗室消防安全管理,預防火災事故發生,維護學校安全穩定,2023年6月26日教育部發布了《高等學校實驗室消防安全管理規范》。
學校應當遵守安全工作的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建立健全校內各級預防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和消防安全應急機制,及時消除安全隱患,預防事故發生。
實驗室消防安全管理應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堅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的原則,按照常態和非常態防范的要求,落實各項安全防范措施,履行消防安全職責,保障消防安全。
實驗室消防安全管理應以防止火災發生,減少火災危害,保障人身和財產安全為目標,通過采取有效的管理制度措施和技術手段,提高師生預防和控制火災的能力。
學校應建立實驗室各級防火巡查制度,明確巡查的人員、內容、部位和頻次,應每日至少開展兩次巡查;特別應加強夜間、寒暑假及法定節假日的實驗室防火巡查工作。
實驗室消防設施投入使用后,應保證其處于正常運行或有效工作狀態,不得擅自斷電停運或長期帶故障運行。需要維修時,應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維修完成后,應立即恢復到正常運行狀態。
易發生重大電器火災事故的實驗室的電源進線箱應安裝電氣火災監控裝置,電氣火災監控裝置應具有防止人員觸電的漏電控制功能、過電流保護功能、導線溫度保護功能、故障電弧保護功能等。電氣火災監控裝置應具有通信功能,與監控中心的電氣火災監控主機進行通信。
實驗室應定期檢查、檢測電氣線路、設備,嚴防線路老化和長時間超負荷運行。
需要經常保持開啟狀態的防火門,應采用常開式防火門,設置自動和手動關閉裝置,并保證其火災時能自動關閉。
實驗室可能泄漏散發可燃氣體或蒸氣的場所不應設置吊頂,應配有通風設施和相應的氣體監測和報警裝置。
實驗室內不應違規儲存、使用易燃易爆危險品,不應吸煙和違規使用明火。
智慧消防采用智能監控技術,對高校實驗室消防安全管理情況進行“事前+事中”監控,在異常情況一出現就進行報警提醒,防止演化成危險事件,真正實現“預防為主,防消結合”。
建立電子巡檢計劃,通過線上巡檢內容制定+線下巡檢過程上傳的方式,規范巡檢行為,提高巡檢準確度。
? 巡檢任務提醒
? 巡檢內容提示
? 巡檢結果實時上傳
? 巡檢記錄查詢
消防設施監控包括電源狀態監控、運行狀態監控,當設備出現故障異常、電源異常等情況進行報警提醒。
? 消防設備電源狀態監控
? 消防水位水壓監控
? 防火門開合狀態監控
在用電線路端安裝電氣火災監控系統,通過電氣火災終端監控裝置實現對用電線路運行情況的實時監控,并將數據上傳到監控主機,實現全域化統一監管。
? 線路運行情況監控
? 危險隱患預警
? 遠程操控和管理
在實驗室內安裝可燃氣體報警器和無線煙感報警器,當環境內出現煙霧或明火、可燃氣體濃度超標時,除了有現場聲光報警,還能將報警信息傳送到上級管理平臺以及預設手機上。
? 環境異常報警
? 遠程在線監控
? 聲光、平臺彈窗、電話、短信多種報警方式